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长城氢能核心技术前瞻布局 攻克行业“卡脖子”难题

厂商供稿 2022-9-23 11:36:53

    近两年来,得益于“双碳”背景下国家对氢能产业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氢能产业发展备受关注,中石化、中海油、中国华电等国内能源企业布局氢能产业呈快跑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三分之一中央企业布局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在内的全产业链,并取得了一批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成果。

    而汽车行业作为落实国家《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的排头兵,也有这么一家在氢能产业布局方面可以媲美“央企”的车企,那就是被称作“车圈技术控”的长城汽车。目前长城汽车是国内唯一一家实现了氢能全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布局的整车企业,并通过氢能研发中心、极电光能、未势能源、上燃动力等企业构建起氢能发展强大的研发资源优势及产业体系建设能力,搭建了国际级的“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体系,并实现全链路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知识产权完全自主化,有效打通氢能产业链上下游,氢能产业化成果斐然。

    前瞻技术布局 攻克系列“卡脖子”难题

    相较于发达国家,国内氢能和燃料电池关键技术装备发展长期相对滞后,部分技术,如加氢枪、阀门、压缩机、质子交换膜等氢能核心设备材料存在极高的“卡脖子”风险。而长城汽车自布局氢能产业初始,就秉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原则,从小到一片膜电极、一个减压阀,大到一组储氢瓶、一组氢燃料电池电堆……,历经数载,一个个“卡脖子”技术难题正被坚持创新的长城汽车一一破解。直至2021年3月长城汽车氢能战略发布会上,车规级“氢动力系统”全场景解决方案——氢柠技术横空出世,一举将国内氢燃料电池技术提升到国际主流技术水平。基于氢柠技术,长城氢能产业发展实现了“电堆及核心组件、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组件、四型储氢瓶、高压储氢阀门、氢安全评估、液氢工艺”六大核心技术和产品知识产权完全自主化,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100%,多项技术均突破了“卡脖子”的行业痛点问题。

长城汽车 “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

    当前,长城已实现全氢能产业链核心技术布局,并联合产业内优质伙伴企业,赋能上下游,共同打造商业化场景应用,构建“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产业链生态。上游制氢,新一代钙钛矿太阳能光伏技术,实现20.01%光电转换效率;中游储氢,氢+电储能系统,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存储提供最优解决方案;下游核心产品,长城的氢能核心动力系统零部件,可供应公交/大巴+重卡/物流+乘用车三大应用平台。

长城未势能源氢动力系统核心产品图谱

    其中,在车规级氢动力系统领域,长城布局了商用车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乘用车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以及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等技术和产品,其自主研发的70MPa IV型瓶、70MPa高压瓶阀、高性能膜电极等,均为国内氢能行业需要突破卡脖子的核心技术。2021年10月,长城旗下未势能源完全自研的全新高性能膜电极实现量产,加速膜电极国产化进程,高效促进燃料电池技术规模化应用;2021年12月,“超越—神州200”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重磅亮相,并发布了全新一代氢魔盒、燃料电池智慧检测技术“诺德(NODS)云医生”、70MPa多功能集成减压阀组“岩竹”系列产品,宣告长城汽车已全面突破氢能应用领域的核心技术,将赢取未来全新赛道竞争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持续精准大投入 为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保驾护航

    今年8月,长城极电光能全球总部及钙钛矿创新产业基地项目落地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高达30亿元,这是长城汽车强化氢能产业链生态竞争力,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链提升的重大举措。

长城汽车氢能技术中心

    实际上,在看准的赛道上,长城汽车从来不吝“花钱”。截止到目前,长城汽车在氢能领域的研发投入累计已经超过20亿元,到2025年,还将继续投入超30亿元研发费用,以达到万套产能规模,成为国内氢能行业领军企业。为此,长城汽车组建了目前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430余人的关键技术国际化研发团队,他们都是来自欧、美、日、韩、印、加等多国具有十年以上氢能领域技术经验的外籍技术专家。同时,长城汽车依托“四国五地”的全球化研发体系,并积极与全球顶尖机构院所紧密合作,围绕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解决方案和未来发展方向,开展精准研发,共推氢能产业发展。

长城汽车氢能检测获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

    不仅如此,在氢能检测领域,长城拥有近2万平方米实验室的氢能技术中心,具有240多台套高精尖设备,提供181项分析和检测服务:具备70MPa氢循环和安全测试系统,IV型氢瓶试制线,自动化电堆和膜电极产线,大功率动力系统和整车测试等能力。此外,长城还拥有CNAS颁发的实验室认可证书,共计获得CNAS批准的检测技术能力4类50项,正式被列入国家获准实验室认可机构名录。

    如今,长城汽车已打造出了集“原材料开发+产品研发、生产+核心技术攻关+氢能装备检测+应用场景落地”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在氢能这个十万亿级的全新赛道上已经具备先发优势和体系实力。未来,长城汽车将开放平台技术、产品和服务,与行业上下游优质企业协同互补,在研发、测试,零部件配套,投融资和产能建设等诸多业务,全方位合作,一起加速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绿色美好的未来!

更多资讯
  • 领克03+性能进阶版来袭:300马力+L2级辅助驾驶
    近日,领克官方带来重磅消息,备受期待的领克03+性能进阶版将于5月21日正式亮相。这款新车定位独特,介于Racing四驱版和TCR Cyan前驱版之外的高配车型,最大功率达300马力,堪称动力与舒适的完美结合。 在车身尺寸上,领克03+性能进阶版长宽高分别为46…
  • 奔腾悦意07插混版来袭1.5T+长续航,5月26日上市
    就在今天(5月16日),一汽奔腾官方传来重磅消息:旗下全新中型SUV——奔腾悦意07,将于5月26日正式上市。作为一款搭载1.5T插混动力的车型,此前它已顺利完成工信部申报,如今终于要和消费者见面了! 从外观来看,悦意07和奔腾T90有着极高的…
  • 岚图FREE+内饰预告图曝光!鸿蒙座舱与智驾加持
    近日,岚图汽车官方重磅发布了岚图FREE+车型的内饰预告图。这款新车早在2025上海车展亮相时,就凭借独特外观吸引众多目光,如今内饰细节终于浮出水面,还将搭载备受期待的鸿蒙座舱Harmony Space 5系统,可谓看点十足。 从预告图来看,岚图FREE+的内饰…
  • 5月第2周新能源轿车销量榜!小米SU7降至第六
    【2025年5月第2周新能源轿车终端销量榜】近日,基于新车上险量的5月第2周(5月5日至11日,2025年第19周)国内新能源轿车终端销量榜揭晓。榜单显示,5月第2周销量排名前五十的新能源轿车合计销量为10.1万辆,环比上周增加19.1%。星愿、海鸥、五菱宏光MINI…
  • 免费增配!长安启源Q07 145尊耀型/尊荣型上市,还是12.98万元起
    长安启源Q07上市才没多久,就又带来了免费增配!145尊耀型、145尊荣型依旧保持12.98万元、13.98万元的售价,但却纷纷完成了不同的增配,前者得到了智能舒享包,可获得49英寸AR-HUD抬头显示,让驾驶过程中的观看与驾驶更直观安全;后者有品质座舱包,前排增…
  • 5月第2周新能源品牌销量榜!理想不敌鸿蒙智行
    【2025年5月第2周新能源品牌终端销量榜】近日,基于新车上险量的5月第2周(5月5日至11日,2025年第19周)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终端销量榜揭晓。榜单显示,5月第2周销量排名前五十的新能源品牌合计销量为21.4万辆,环比上周增加10.3%。比亚迪、吉利银河、五…
  • 4月轿车销量排行榜 中大型车零售销量排名
    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2025年4月国内中大型轿车市场零售销量榜单正式出炉!新能源车型以压倒性优势占据主导,在销量超过2千辆的十二款中大型车中,新能源占据九款车型,燃油车只有来自BBA的三款车型上榜。小米SU7以28,585辆的惊人成绩蝉联冠军,远超第二…
  • 12.28万起!2026款零跑C10上市,续航、智能双升级
    就在5月15日,汽车圈又迎来一款重磅车型——2026款零跑C10正式上市!此次新车一口气推出5款车型,涵盖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版本,售价区间锁定在12.28万-14.28万元,堪称性价比之王,不少车友都直呼“太香了”!新车带来了诸多惊喜升…
  • 周一PPT,周末VIP:瑞虎5x卓越版的打工人周末重启指南来了!
    精致白领的「早C」浓度有多高?你们的小编已经续三天每天两杯冰美式不由得想起超哥那句超级洗脑的“黑咖啡品味有多浓~~”苦咖啡入喉心作痛小编心里最想的还是“gogogo出发咯”可惜咱得上班,就靠每个周末的48小时撒撒欢就这么点时间,可不…
  • 强势反弹?4月紧凑型车销量榜,燃油车包揽前三
    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2025年4月国内紧凑型轿车市场零售销量榜单正式出炉!从整体表现来看,市场格局呈现“两极分化”特征:一方面,以轩逸、朗逸为代表的传统燃油车凭借价格和稳定性优势销量回升;另一方面,新能源车型渗透率持续提升,比亚迪…